冬至 与 傳說

冬至的由來 

1.     冬至是一年廿四節氣中, 最重要的一個節氣. 它的由來和歷法有直接的關係. 冬至日期每年都在陽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. (今年是十二月二十二日). 因為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, 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, 黑夜最長. 過了冬至後, 日光照射北移, 白天愈來愈長, 黑夜愈來愈短.

2.    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, 盛於唐宋, 相沿至今. 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, 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. 曾有 “冬至大如年” 之說.  (漢書) 中說: “冬至陽氣起, 君道長, 故賀.”

3.     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, 是上天賜予的福氣. 漢朝以冬至為 “冬節” , 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, 稱為 “賀冬”, 例行放假.

冬至 傳說 一 

中國南方則在冬至吃糯米糰, 並且會搓兩個又大又圓的糯米糰黏在門環上. 這個習俗, 也有個相對應的傳說.

1     很久以前的一年冬至, 閩南城裡有三個衣衫襤褸的乞丐, 他們是一對夫婦帶著一個女兒. 好不幸, 乞丐媽媽病死了, 為了籌錢埋葬妻子, 老乞丐只得忍痛把女兒賣給人家作奴婢.

2     臨分開前, 老乞丐討來了幾個糯米圓充飢. 可是父女兩個互相推讓, 誰也不肯先吃. 老乞丐就對女兒說: (今日離別, 就像這粒糯米圓, 分成兩半, 到我們團圓的時候, 再吃圓子好嗎?) 說完, 兩人含淚吃完圓子, 就依依不捨的分手.

3     過了三年, 老乞丐毫無音訊. 每年冬至, 女兒更加想念父親, 於是她對主人說: (今天是冬至, 家家都吃圓子, 那門神也該敬敬他.) 主人同意了, 她就搓兩個又大又圓的糯米圓粘在門環上, 她想, 這麼一來, 父親回來, 看到門環上的冬節圓, 一定不會找錯門. 誰知道, 老乞丐還是沒有回來.

4     第二年, 女兒又把冬節圓粘在窗門, 豬舍, 牛舍, 牛頭上, 寄託對父親的思念. 左鄰右舍取其團圓, 吉利的含義, 也照樣去做. 這習俗就這樣傳偏了閩南, 潮汕一帶.

冬至 傳說 二

1 河南有一名醫叫做張仲景, 醫術十分高明. 張仲景原本在長沙做官, 告老還鄉回到河南老家. 還鄉的時候, 正是嚴寒的天氣, 他走到白河岸邊, 發覺河面都凍成了冰, 來來往往為生計奔忙的鄉親們, 穿著單薄的衣服, 而且面黃肌廋, 連耳朵都凍爛了. 張仲景看了, 心中著實感到不忍.

2 張仲景一回到家, 登門求醫的全是鄉裡官宦富貴人家, 張仲景從早忙到晚, 可是心中仍記掛著那些凍傷耳朵的窮鄉親們.

3 到了冬至那天, 他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了醫棚, 給窮人醫療凍傷, 藥方的名字叫做 [袪寒嬌耳湯]. 做法是先把羊肉, 辣椒和一些袪寒的藥材放在鍋裡熬煮, 等煮熟後, 將羊肉及藥材撈起切碎, 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(嬌耳) , 再下鍋煮熟. 來求藥的人們, 每人都給一大碗湯, 兩雙嬌耳. 大家吃了袪寒嬌耳湯後, 只覺得渾身溫暖, 兩耳發熱.  張仲景一直施藥到年三十, 終於把鄉親們的耳朵全治好了.

4 張仲景贈[袪寒嬌耳湯] 的事一直在民間流傳著. 為了紀念他為人們治病的恩得, 每到冬至這一天, 人們都要包嬌耳吃. (嬌耳) 又稱 (餃兒) , 也就是現在我們所吃的餃子. 傳說吃了冬至餃子, 包保耳朵不會凍傷.